豪捐一百亿!“慈善大王”曹德旺与《金刚经》的结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金刚经 弥勒菩萨颂 豪捐一百亿!“慈善大王”曹德旺与《金刚经》的结缘

豪捐一百亿!“慈善大王”曹德旺与《金刚经》的结缘

2024-06-16 21: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雪球App,作者: 斧钺至尊,(https://xueqiu.com/6297104394/239139693)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行是一条路,而路的尽头就是智慧”。

持戒行商30载,布施散财60亿。头顶“玻璃大王”、“慈善大王”两个光环的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董事长、中国首善曹德旺把人生当作一场修行,始终追求人格的完美。

“人生借由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步骤,最后达到般若(智慧),完成人生的轮回。”

“人一定要有信仰,信什么都可以,就怕什么都不信!”

这是“玻璃大王”曹德旺说过的一句话,那么,曹德旺到底信仰什么呢?在曹德旺的办公桌上常年摆放着一部《金刚经》,可以说《金刚经》也是曹德旺办公室的案头读物。

曹德旺曾花7000万,将《金刚经》真迹带进了自己办公室,并且放在了最显眼的地方。用他的话来说,自己信佛。参佛,修行,捐赠,布施乃至是全球建厂,都不敢怠慢。

据了解,曹德旺遵循佛家的主张,格外看重《金刚经》,在他的豪宅入口陈列着一部长120厘米、宽78厘米、厚12厘米的特制《金刚经》,据说如此硕大的《金刚经》全世界只有一百本,而曹德旺就收藏了两本。

除此之外,曹德旺还曾表示如果只允许自己带走屋子里的一样东西,那非《金刚经》莫属。

可见,《金刚经》在他心中的分量。

很多人疑惑:《金刚经》给曹德旺带来了什么福报,为什么他会如此钟爱这本佛教经书?

其实,曹德旺本人经常跟大家讲解《金刚经》里面的故事,用通俗的语言告诉我们《金刚经》暗藏的人生智慧。

弥勒菩萨在《金刚经偈颂》里说:“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财施、法施、无畏施是佛家的三种布施形式。”

在曹德旺看来,像他这样的捐款,属于“财施”,是有钱人应该做的事儿,功德最小,只能算“小善”,但是,他所创办的福耀玻璃及其上下游产业链养活着十几万人,才算“大善”。

曹德旺认为,生活中的一切皆是佛理:做善事是布施;规范经营企业是持戒;忽略掉社会上一些因不理解他的言行而出现的负面声音甚至诽谤是忍辱;不断摸索使事业进步的方法是精进;追求人格完美以达般若波罗。

布施财富可以让你得到更多的财富,有钱有资金的朋友们,一定要多布施财富,布施金额越多越大,你的财富来的越猛。

《金刚经》除了让曹德旺对财富的理解有了改变,也让他参悟了更多的做人道理。在曹德旺看来,我们在做慈善时,也要考虑接受者的心情,别人接受施舍,让我们拥有积德机会,不存在谁感谢谁,简单来说就是“施恩图报非君子”!

正如《金刚经》中所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要放下“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布施不要想着回报,才能身心自在,行善的本质就是要让自己快乐起来,而非得到别人的认可才能快乐!

曹德旺这种慈善精神,做人不能利益熏心,要平衡好自己的贪念与戒律的纠结,在做慈善时,要保持一颗纯粹的心,这也是《金刚经》中布施的大境界——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与佛结缘

曹德旺曾想过出家。1991年,曹德旺看了一本弘一法师的自传,深受感染,一瞬间想要出家。“早也一餐饭,晚也一餐饭,每天工作16个小时,这么辛苦为什么?我认为不值得,想不通”。后来,他明白修佛就是修自己,佛理就是哲学,一心向佛,也不一定必须皈依。宗教是哲学,不是迷信,它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中国的商帮文化,就是秉承佛家来的。儒家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曹德旺相信,这么多年来,他的修功德行为,与他做企业的成功,冥冥中有一种关联。“功德做得越大,我感觉自己的企业也越成功。并不是真的有‘菩萨’在保佑你,而是佛教能够净化你的心灵,当你一心修行功德时,内心变得宁静、简单,怀有感恩的心态,这种心态会转移到生意的方方面面,变为做生意时的一种内心状态。”

曹德旺的财富观是,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要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财富好像流水,留是留不住的,不必留给子女太多钱,应该留给他们智慧和修养。“你有能力就会有钱,没有能力,给你钱也会花光。”

舍得,舍得,舍越多,得到越多!曹德旺先生用自己的经历让人生实现一个圆满的轮回。赞哉!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